俯瞰晏家坝美丽景色
9月25日,在四川省侨联、眉山市侨联领导和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本刊记者从眉山市出发,前往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走访参观,体验独具魅力的“中国乡村公园社区”晏家坝发展模式。
近年来,晏家坝村紧紧围绕“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主题,依托区位、生态、产业三大优势,以党建引领、公益先行、专业操盘、平台撬动为发展理念,布局建设一个乡村公园、两条环线绿道、三大特色产业、四大诗意田园社区,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的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7年,晏家坝村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三大机遇助推乡村振兴。晏家坝村把握“两项改革、成资同城化、宅基地改革试点”三大机遇,找准“城市后花园”发展定位,实现村级班子优化提升,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盘活乡村土地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围绕开拓发展空间,激活集体经济,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基础目标,完成村级建制调整。
与原保和镇富家山村合二为一,面积由1.59平方公里增至4.4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3543人,全村拥有耕地3617亩,林地1410亩,宅基地770亩,村社集体建设用地1.8亩,为村域连片发展打开了空间。融合晏家坝村农旅资源和富家山村林木、水产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司法、社会保障等多方资源,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
晏家坝村党群服务中心
编制晏家坝村发展规划,引进现代农牧企业,打造“佳晏”、“明苑湖”等农业品牌。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发本地特色文创产品,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加强便民服务站信息化建设,推行“赶场办”“预约办”“上门办”“掌上办”等便民服务措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搭建育人平台,吸引优秀人才,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在成都资阳同城化大背景下,聚焦蜀都大道东延线、成资渝高速公路、国道351,明确“城市后花园”发展定位。借力花溪河生态旅游度假区、临空经济区和规划建设的文旅大学城、紫微物流园的辐射带动,积极谋划产业调整,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步伐。
农家乐民宿一条街
推进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对村容村貌和村民居住环境进行修缮改造,空闲房屋通过流转发展民宿产业或村级公共服务事业。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打造农民艺术工作室和文创小院,营造和谐美丽新家园,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品质。
雁江是古三贤故里,孔子之师苌弘,精诚忠正,以生命诠释忠君爱国,以信义处世,擅长韵律和美食创作。三崇堂是晏家坝代表三崇文化的建筑物,距今有400余年历史,原址复原修建了三崇堂和乡愁巷,并在三崇堂中规划设立了乡村规划展示馆、乡愁主题馆、乡村书馆、乡村美术馆、农民夜校等5个文化场馆,开展道德讲堂、读书会等活动,引导村民见贤思齐,营造晏家坝特有乡村文明新风。
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庆祝中秋佳节
提质发展现代观光农业、挖掘乡村旅游潜力、培育服务型新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促进富民强村。推广水肥一体化、环境实时监测、粪污异位发酵等现代农业技术,兴建家庭农场、生态农庄和标准化畜牧养殖场,发展西红柿、茼蒿等有机蔬菜及柑橘、樱桃、葡萄、草莓等精品水果种植。
乘游览车在乡村田野观光,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农耕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民宿、绿色果蔬采摘等旅游产业。2020年国庆,“雁江区乡土文化旅游活动周”期间,晏家坝、花溪河、高洞三大园区开门营业,仅晏家坝就吸引4万余名城市居民前来休闲观光。
积极培育服务型新经济,创新发展思路,结合社区发展需求,培育候鸟式体验养老、文创产品展销、户外拓展训练、手工技艺培训、社区物业管理、研学住宿服务等新兴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效益。建设“田园景观,打造诗艺江景,形成“宜居、宜养、宜游、宜业”的最美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