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察右前旗旗委、旗政府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以及乡村振兴的前哨阵地,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经过全旗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发奋努力,取得辉煌的业绩,7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64元提高到2020年的12014元。2019年顺利通过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2020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公告其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检查。先后圆满承办全区扶贫档案管理现场教学观摩会、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座谈会、扶贫小额信贷现场会。旗乡村振兴局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乡村巨变,群众幸福指数空前提高
察右前旗位于乌兰察布市中南部,辖5镇4乡,118个行政村,总面积244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2万亩包括水浇地23万亩,总人口21.7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12.68万(常住人口6.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民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贫困旗。境内山区多,土地贫瘠且多为旱地,农民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原有77个贫困村(21个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295户13039人。
2013年以来,察右前旗累计建成通村公路439公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畅率100%。累计投资9159万元,全旗行政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100%,集中供水率93%,自来水普及率87%,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全部达标。全面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建设用电全部达标。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行政村网络通讯、常住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均100%。全旗118个行政村共计建设81个村级服务站点,覆盖率达68.6%。完成危房改造18051户,建成互助幸福院37处,3766户农村常住户危房全面清零。坚持4年任务3年完成,累计建设搬迁安置点52个,1192户2514人全部实现搬迁脱贫,实现了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转变。
2019年8月26日,乌拉哈乌拉乡海丰村集体经济海丰种植加工服务中心
通过订单销售的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图为贫困户正在将辣椒分解装箱
多年来,察右前旗累计投入教育资金3.16亿元,建设维修校舍6.85万平方米,累计资助各教育阶段贫困学生54987人次,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失学辍学。建成乡镇卫生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所、标准化村卫生室91所,“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部落实,慢病患者享受签约医生上门服务全覆盖。截止2020年底,2018名贫困慢病患者全部享受送医配药服务,779名大病患者得到集中救治,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基本实现。兜底保障全面加强,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让特困群众吃了“定心丸”。118个行政村全部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发展、委托经营、资产租赁、光伏收益、万企帮万村等途径,累计新增收入6330.31万元,平均每个村达到53万元以上。培育发展扶贫龙头企业11个,58个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吸纳务工、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贫困群众1万多名。18个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上百个贫困家庭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凝心聚力,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一切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精力等都向决战决胜倾斜。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察右前旗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夯实“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把各级力量拧成一股绳,累计选派185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1343余名干部驻村帮扶,全旗90个单位、3500多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全国人大机关、北京大兴区,以及自治区、市17个单位助力该旗脱贫攻坚。累计争取和投入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1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96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5050人次1.85亿元,争取社会扶贫资金逾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18年10月3日,旗扶贫办邀请缝纫老师为黄茂营乡
红胜村留守妇女进行缝纫技巧培训
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确保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从2019年以来,察右前旗在狠抓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同时,将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项目,旗委、旗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审定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细化对象任务,明确具体要求,多次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要求各乡镇、各行业部门建立防返贫监测队伍,全面逐级压实监测预警责任,推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落实落地、发挥实效。实践证明,该旗出台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科学有效。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察右前旗始终注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察右前旗旗委、旗政府抢抓机遇,在脱贫攻坚中谋求产业发展,确立走生态路、打绿色牌、做特色文章的发展思路,在山区以种促养、种服务于养,发展以安格斯肉牛为主、奶绵羊为辅的高品质养殖业,破解“十年九旱”发展困局,先后投入1.64亿元建成1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园区。目前,全旗安格斯肉牛存栏量近1万头,奶绵羊存栏量15000只,带动81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覆盖460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多元。在滩水区,以发展设施果蔬、全株玉米、马铃薯种薯产业为重点,依托宏福、华颂等龙头企业,通过土地入股、订单种植、园区带动、委托经营等模式,构建起更加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全旗土地规模化种植率达到36%,建成温室大棚2975座,设施果蔬种植面积达1.2万亩,带动54个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覆盖2133户贫困户。2020年,该旗成功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旗委、旗政府下定决心持续推动土地整村流转,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水肥一体化和全程机械化经营。今年该旗马铃薯和果蔬规模化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万亩和2万亩,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产业兴旺的新路径。
平地泉镇南村现代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
聚焦治理有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一是持续推动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高标准完成旗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全部设立基层党建办公室并配齐专职组织员,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全部达到200平米以上,1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完成整顿提升;稳妥推进25个村委会优化整合,全面推行农村网格化管理,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整合人员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交通沿线党建工作示范点63个。二是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出台鼓励政策,吸引64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83名大学生到村任职,不断充实村“两委”班子。三是着力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成立农牧业产业服务中心,研究制定考评办法,集体经济造血和引领能力全面提升。目前,1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四是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按照“五办(六办)、两中心、一局”机构设置要求,综合考虑各乡镇工作量、区域面积、人口总量、承担重点工作任务等因素,对全旗9个乡镇原有编制在旗级层面重新调整,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机构、队伍、工作融合。同时,将97项赋权清单(18项行政审批、79项执法权限)下放乡镇,将51名有经验的旗级执法人员连人带编下沉充实到各乡镇,使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定《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新风;表彰贫困户脱贫典型2900余户,创作了一批反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宣传片、二人台等大众文化产品,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完成乡村77个公益公墓建设,乱埋乱葬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强化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立9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套完善文化广场、健身场地、阅读场所建设。三是深度挖掘传统文化。
察右前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之所以能做到精准、精细、精益求精,做出好成绩,开创新局面,与旗委、旗政府的坚强领导分不开,与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分不开,与旗乡村振兴局不折不扣地履职尽责分不开。谈及今后的工作,该旗表示,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工作的质量,描绘更加美丽的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