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乡村工作 > 正文

内蒙古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全力以赴精准帮扶

2022-1-21 20:28:18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本刊记者 李先平 通讯员 刘祥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力以赴精准帮扶

——内蒙古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党委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党委书记昝玉平

自脱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党委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当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富有地区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高质量完成了这一项光荣而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群众收入逐年增长,农牧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全苏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2021年6月,苏木党委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乌兰哈达苏木位于察右后旗中部,地处阴山北麓风独沙化贫困带。区域面积65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4万亩,天然草场90万亩(可利用面积68万亩),人工草场5万亩。辖5个农区村民委员会和5个牧区嘎查委员会,85个自然村浩特,总人口5091户12928人,常住人口1492户3002人。年均降水量少,无霜期短。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生产生活条件差,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广种薄收,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公路、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发达。

这样的贫困地区,要想脱贫摘帽退出,是件不容易的事儿。

大棚里的马铃薯喜获丰收

面对现状,苏木党委一班人没有气馁,他们坚定信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解放思想,找准符合当地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子。剖析苏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他们发现,因病因残致贫占全部贫困人口的35%,因学致贫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5.2%。从人口结构看,65岁以上的占全部贫困人口的20%,无劳动能力的占全部贫困人口的21.8%。老弱病残和发展动力不足是苏木致贫的主要原因。

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他们决定以脱贫攻坚为核心,以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多措并举,精准帮扶,全心全意将脱贫攻坚工作做精做细做好,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专家来马铃薯基地调研

一是注重可持续经营。紧紧围绕为养而种、为牧而农的旱作农业发展思路,着眼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引导种植户科学垄作倒茬,应用以马铃薯与饲用玉米、小麦、油料、杂粮杂豆的耕地轮作模式。实现了面积稳、品种优、产量高、质量好较为稳定的种植结构。其中“后旗红”马铃薯畅销国内市场,获得5A级国际品牌认证。二是注重良种化培育。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大力支持马铃薯种薯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2019年全苏木马铃薯播种全部使用脱毒马铃薯种薯,覆盖率10 0%。实施玉米播种应用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机械化规模种植等。加强牲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结合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和禁牧工作,加大力度培育以杜寒为主的杂交后代,大力发展肉羊舍饲养殖,由数量型向数质并重调整。改良当地肉牛品种,提高养殖技术,创办牛肉干加工厂。三是注重特色化打造。培育形成以马铃薯种植为主,小麦、油料、杂粮杂豆为辅的种植结构。发展燕麦、藜麦、杂粮等特色种植。面向弱劳动能力群体,在5个农区重点发展以养殖黑羽鸡、红羽鸡为主的庭院经济。

“后旗红”马铃薯驰名国内外


乌兰哈达苏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火山地质公园、千年古榆树、克里孟古城以及天鹅湖等,近几年火山地质公园知名度逐步提升,游客逐年增多。苏木围绕火山,重点打造“达延汗”旅游度假区,庙沟集休闲、住宿为一体的自驾营地,以火山为主题的“壹蒙壹牧”民宿以及农牧民个体接待点(农家乐、牧家游)18处。以丁克尔扎布、吉林太为代表的“牧家游”,走出了一条以游补农、以游助牧、以游促发展的良好路子。

农业农村部定点马铃薯批发市场

统筹全苏木种养业发展板块和易地移民后续产业发展以及贫困人口劳动力状况,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产业。对有劳动能专家来马铃薯基地调研力的贫困人口,围绕马铃薯、生猪、肉牛等主导产业和庭院经济,实施“菜单式”产业扶贫,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先后建成嘎查村集体经济林800亩,通过发展林果采摘、庭院经济和柠条平茬,带动80多户贫困人口增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北方马铃薯、壹农壹牧等龙头企业采取土地租赁、订单种养、就业务工等方式,通过“企业+农牧户”“电商+农牧户”的带贫模式,与多数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加群众生产经营性收入、资产联结收入和劳务务工收入。全苏木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其中8个是实体经济。

规范的万吨马铃薯储藏窖

苏木按照东西部扶贫协作安排,坚持“所需”与“所能”、“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两地干部群众也结下深厚友谊。亢家村村委会和阿达日嘎嘎查建设阵地,易地搬迁村生活垃圾桶的配备,平地脑包蘑菇大棚项目建设,都是苏木积极协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及相关资管机构和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结果。同时,积极搭建助销平台,先后在北京开设农特产品专卖店、商超销售专柜等,北京市门头沟区还广泛动员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力量,积极采购后旗的农特产品。

乌兰察布市首届马铃薯节在乌兰哈达召开

乌兰哈达苏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业绩辉煌。

现代化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一是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80%以上得到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通过组织生产、劳动就业、生态扶贫、集体经济带动等措施,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占比逐渐上升,自主脱贫能力稳步。2015年至2019年,全体农村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730元增加到12539元,年均增长9.7%。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

二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全苏木教育扶贫实现全覆盖。共补助94人,其中小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2190元,初中生每人每学年补助2460元,高中生每人每学年补助4850元,大学生每人每学年补助10000元,解决了贫困户家庭子女上学难问题。基本医疗全面覆盖。标准化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健康扶贫全覆盖,每年为贫困户进行免费体检。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90%,解决了贫困户患者看病难问题。住房安全全面解决。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搬迁方式,贫困户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完成19821户农牧户危房改造,拆除危旧土房310处、院墙1860 0米。按照集中安置、基础保障的思路,共撤并16个自然村,新建集中安置点21个,实现了全苏木范围常住户危房清零达标。建设安全饮水工程312处,农牧户安全饮水保障实现全覆盖。

三是实现嘎查村通动力电、农牧户通生活用电全覆盖,网络通讯广电宽带覆盖嘎查村和户户通接入率100%。

四是交通路网逐步完善,建成通村水泥路280公里,街巷硬化20.5万平方米,嘎查村全部实现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道路通畅率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农牧民安全便捷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五是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全苏木嘎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其中8个是实体经济,彻底改变了过去其没有集体经济的状况,而且大部分都是围绕当地主导

产业发展起来。

六是新建村级文化广场10个,文化室10个,便民超市5个,其余5个人口较少位置偏远的牧区嘎查由苏木商贸服务中心进行商品派送和流动超市服务,农牧区生活物质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七是实施社会兜底和生态扶贫。为符合条件的农牧户进行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的生活难题。发放贫困人口各类生活补贴856万元,将309名建档立

卡贫困人口就业转为护林员和保洁员,每人每年获得3000-10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并实行绩效工资,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又实现了生态保护。

苏木党委坚持“强党建促脱贫”,着力在加强阵地建设、加大保障力度、狠抓集体经济、完善责任机制上下功夫,集中最强力量,采取过硬措施,整合最大资源,把党的力量集中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乌兰哈达苏木党委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没有一个为此骄傲自满,他们说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不断拓展和巩固,乡村振兴的任务仍然艰巨,大家要再接再厉,鼓足干劲,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蓬勃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