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边城、看红山,看那一片片荞麦田。坡坡连着山,香喷喷的荞面叫我放不下个碗儿”,一首《红山荞麦之歌》唱出了平鲁人的幸福,唱出了平鲁区以红山荞麦为代表的优质小杂粮资源的富饶与广袤。朔州市平鲁区地处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天气寒凉、降水量少,具备杂粮种植的独特自然禀赋,是全国小宗杂粮商品基地。特别是境内出产的红山荞麦,粒大、皮薄、色好、质优,硒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位居同类产品前列,多次入选国宴,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杂粮从曾经的“糊口粮”变成了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鲁紧跟市场潮流,转思路、调结构,引导种植户适当扩大优势区杂粮种植面积,尤其发展红山荞麦等优势作物发展,使小杂粮种植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同时,在小杂粮深加工上做文章。通过开发小杂粮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小杂粮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该区在积极推进杂粮振兴活动的同时,还在着力解决好杂粮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打通杂粮产业供需堵点的问题上下功夫。区委、区政府聚焦“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全过程,积极探索出“四条路径”,通过科技赋能杂粮产业,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堵点,逐步把小杂粮推入大市场,实现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支撑种业振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优良的种源是杂粮品质高、产量稳的源头,也是其规模化种植的基础。近年来,平鲁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的重要指示,立足当地实际,以“红山荞麦”良种培育为抓手,全面开展种业振兴行动。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木森农牧有限公司,建成3400亩红山荞麦良种培育基地,通过适应性栽培、科学选种、人工去杂提纯、选优去劣等措施,每年可提供3万亩的优质种源。该基地目前已被指定为省级小杂粮供种基地。此外,先后从甘肃、河北等省农科院引进莜麦、荞麦新品种24个,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试验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种业振兴,为杂粮规模化种植打下坚实基础。全区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多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0%左右,连片种植500亩以上基地达到100多个,年产杂粮达到6300万公斤。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平鲁区大力推进基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培育各类农技服务主体。先后培育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主体5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712个,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0个,为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朔州市首家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组织70名基层农技人员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示范主体进行常态化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每年春耕开始后,派出技术小组,在产前、产中、产后分阶段开展技术服务和监督工作。特别是聘请山西农业大学专业技术团队,常年指导燕麦、荞麦产业发展,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种植户在选种、种植、施肥、收购、运输等程序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规范化控制管理。农业科技的加持,保障了杂粮的质量,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高品质原料。
科技赋能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平鲁区在合理布局杂粮主产区、大力建立特色农业加工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强化科技赋能,助推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合作,把知名院所的技术、成果、人才优势与平鲁农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平鲁产业研究院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平台作用,多环节、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了“产学研用”创新通道。2023年7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将低GI荞麦挂面加工、燕麦乳饮料加工生产两项国际先进技术,正式交付平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低GI荞麦挂面加工技术生产的成品,已突破荞面含量80%的技术难题,科学营养配比合理,更宜为市场和消费者接受。通过科技赋能,改变了以往加工水平低、增值空间小、市场认可度低的困境,推动全区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7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完成28.4亿元,增长32.4%。
科技助推产品营销。产品进入市场离不开营销。为推动小杂粮进入大市场,平鲁区大力实施互联网+特色杂粮产品营销工程,扩大市场占有率。先后扶持20多家杂粮骨干企业开辟了互联网电商销售交易平台,采用线上销售配合线下体验的经营模式,正在打造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乡村e镇。依托电商平台与实体市场两大板块,积极发挥网络优势,逐步打造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多品种、多层次、多模式的农产品交易体系,使产品行销全国,走向世界。目前通过已建成的源生泰电子商务平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已扩展到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及山西省内等重点城市,累计销售当地农产品5000多万元。
农业科技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引擎、根本动力和战略支撑。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聚焦杂粮特色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小杂粮产业发展,持续推进杂粮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把小杂粮做成富民的大产业,实现平鲁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展现平鲁担当。(记者李济生 通讯员王建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