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点题的一项农村改革,就是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慈溪市作为浙江省“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善于调动各部门资源,建立起利益紧密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开启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再创新再完善的改革历程。
慈溪市“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实践与探索
慈溪,地处东海之滨,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工商名城,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民营经济高度发达。33年来,慈溪市委“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现代农业、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各项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从产业结构调整到适度规模经营、效益农业发展;从农产品出口创汇到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很多“慈溪经验”,其中不乏土地流转的“慈溪探索”、家庭农场的“慈溪范本”、现代农业发展的“慈溪模式”等,相继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市、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慈溪现代农业发展综合水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4年,慈溪列入浙江省首批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7个试点县(市)。探索将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联合起来,强化合作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具有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构建农合联 从“小组织”到“大联合”
织就农业合作“一张网”
农合联将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推进供销合作社、农业经营、农村金融、涉农管理等体制改革,建立起具有对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综合服务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2014年,率先建立市农合联,市政府领导担任农合联理事长,供销社主任兼农合联执委会主任,并与供销社合署办公。数年间,慈溪市初步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有效破解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等问题。2014年底,全市涉农乡镇全部实现镇级农合联全覆盖,2016年底,在全市涉农镇(街道)完成“三位一体”基层社全覆盖,“三位一体”农合联“慈溪模式”省内领先。
坚持党建引领农合联发展,构建以农合联党建为基础的联农带农共富体系。出台“1+4”农合联党建实施意见,加快推进乡镇农合联和产业农合联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联农助农服务网格,成立“奋豆不止”菜豆红色服务联盟、“万紫千红”葡萄红色服务联盟等,农合联党员先锋服务队提供各类涉农服务3200余次,成为服务乡村、带农共富的“领跑者”。
在农合联改革中,慈溪问需于农,有“形”更有“实”,在改革落地上下足功夫,正在体现“农有、农治、农享”。依托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打造利益更加紧密的产业农合联,构建“1+10”服务管理体系,即一个产业农合联+一个组织机构、一套品控标准、一个公用品牌、一支专家队伍、一个示范基地、一支营销队伍、一个信贷产品、一个节庆活动、一个服务平台和一套考核办法。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农合联11家,覆盖95%以上农业主导产业。培育有蔬菜、杨梅、葡萄等五个规模超2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各类生产基地12万余亩。其中菜豆产业农合联的成立,为菜豆种植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掌握慈溪菜豆产业价格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更强的产业竞争力,实现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当今现代农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走向城市竞争。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新要求,抱团合作、互利共赢成为新常态。根据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慈溪以“抱团”方式推动各类农合联试点串点成片、连片推进,已经形成“一圈三带”,即打造坎墩、胜山、逍林、横河、匡堰等镇街的“农合联建设中心示范圈”,培育崇寿-新浦-附海等镇街的“北线”、桥头-观海卫-掌起-龙山等镇街的“东线”和周巷-长河等镇街的“西线”3条“农合联特色辐射带”,更好发挥集聚作用和示范作用,推动乡村产业向集约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职能整合 从“小服务”到“大配套”
打造为农服务“大平台”
慈溪市农合联遵循“内容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坚持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相协调,加快培育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切实提高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全流程、跨区域、广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职能调整,慈溪市供销社把各部门的为农服务职能统一整合到农合联的农事服务中心大平台,成立市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在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中,整合原有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等服务资源,组建“公益性”“社会化”相结合的镇级农事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农事服务中心,聚合了新型庄稼医院、农技专家、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服务组织,形成农资供应、农技推广、统防统治、产品收购、信贷保险、市场信息、质量检测等综合服务平台。
慈溪市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是为农服务“一张网”的关键节点,肩负着指导14家镇级农事服务中心、15家镇村新型庄稼医院的职能。赋能产业链,深化全流程生产服务,加强专家团队、优惠农资、农机服务、技术培训等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全市11家产业农合联共建有示范性基地16个,配置各级专家31名,建成共富工坊10余个。这种“农事服务中心+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新模式,构建了一条现代农业产业链,提供农资供应、农品营销、测土配方、信贷保险等十大类综合服务6000余次,承办培训、会议、宣传、考察交流等活动60余次。累计开展飞防服务6万亩次,测土配方面积超过3万亩,农技培训惠及1000余人次。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实施“配方肥代替平衡肥”专项行动,消化平衡肥3000吨,采购配方肥4500吨。开展春耕、三夏服务月活动,提供送资金、送技术、送农资等“八送服务”,向低收入农户赠送农资礼包16万元。
“三位一体”农合联服务从农业生产服务向乡村生活服务延伸,创建星级村综合服务社。按照村社共建、建管并举的理念,选择片区中心村、景区村,以“公益性+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整合周边服务资源,提升服务社运营能力,为村民提供农村金融、涉农保险、电商物流加农资农技等“3+X”服务,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共38家,省星级服务社18家。
激发活力 从“小资本”到“大创业”
下活共同富裕“一盘棋”
慈溪市历来民间资本活跃,民营经济发展较快,大学生农创客自主创业方兴未艾。“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在改善营商环境的同时,吸引着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从而实现共同富裕,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全力扶持农创客创业创新,由农合联牵头成立大学生农业创业联盟,提供多样化的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在大学生众创园里,设有坎墩街道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作为全省第二批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新型庄稼医院、丰收驿站、为民保站、农品直播等功能区。截至目前,大学生前来创办特色农场共有19家,引育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种植樱桃番茄、阳光玫瑰葡萄、红美人柑橘、火龙果等果蔬以及月季、多肉等涉农产业,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果蔬供采摘。农事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农创客提供技术保障、人才培训等配套服务,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150人次以上,引进孵化新农人(主体)40人(个)以上,园区亩均产值超8万元,是一般农田亩产的9倍,202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上千农户。
开展产品精准化营销服务。慈溪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投资5000万元,建设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其中农产品电商孵化园是全省首家公益性农品电商平台,开设农创空间、展示展销区、路演区、创客咖啡等功能区。市农合联发挥供销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分析、产销对接、品牌授权、电商营销、节庆活动等,加快推进农产品销售。构建“慈农优选”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建立优质农产品品控标准10余套,新设计农产品包装8套。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单品类品牌”品牌矩阵,聚力推广“慈米”“海桃”“那只梨”等子品牌,每年成功举办杨梅节、葡萄节、年货节等“慈农优选•丰收共享”系列节庆活动10场左右。开展农产品评比、农产品电商培训、直播带货等活动10场以上,首次评选农产品经纪人“十佳供销之星”“20强党员带富能手”。推荐慈溪农特产品入驻宁波共富中心,“网上农博”慈溪馆上线商品300余款,今年杨梅电商快递超100万单。
推动信用保障服务。扩大与金融保险机构的战略合作,创新农户授信、小额担保、专项贷款、专项保险等服务,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等融资担保问题。目前各产业农合联联合市农商行按照基准利率开发“粮保宝”“蜜桃贷”“葡萄贷”“水稻贷”等专项贷款品种10个,年利率低至3.6%,累计授信达50亿元,共发放农户小额信用担保贷款22.2亿元。推出杨梅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西兰花订单价格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新产品。今年全市杨梅降雨气象指数共赔付2097万元,保险简单赔付率超过113%。
如今,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慈溪市“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迭代升级,为全省供销社系统开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塑造了示范模式,营造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