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区域视点 > 正文

巧助项目促发展 服务“三农”谋共富——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侧记

2023-10-30 16:13:20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本刊记者 金晓 特约通讯员 王信国

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邢义钵理事长(左二)

和宁波大学吴清洋博士(左一)一起考察青蟹人工育苗

这一组组亮丽数据是如此的鼓舞人心:17年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在历任理事长管兴镯、邢义钵带领下,筹集基金1400万元,资助项目295个,资助项目资金1101万元,编印项目成果小册子《大家都为农技推广出把力》17套,3560本。2022年,基金会共实施资助项目16个,资助项目资金68.4万元,项目实施面积850亩,带动项目总投资477.5万元,总产值719.32万元,总利润326.38万元,平均亩产值8462.6元,亩利润3839.8元,放大投资约6倍,比面上生产增加效益约15%。三门县农技推广基金会获省基金会系统表彰先进集体二次、台州市政府通报表彰。

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通过资助项目实施和示范基地建设,应用创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贡献率,形成了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精品农业。如青蟹笼养、深水网箱养鱼、稻菜轮作、西瓜嫁接、虾蟹贝鱼健康养殖等种养殖技术,促使品质、产量、效益节节攀升。其中,虾塘种瓜模式作为一项首创技术,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批示,并在全省广泛应用。


扎根扶农助农的第一线

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是浙江省特有的一个慈善组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浙江省老领导铁瑛、李丰平等发起,旨在服务“三农”工作,号召大家都为农技推广出把力。尤其是2004年8月、2006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做出两次批示,指示“基金会要走国办与民办相结合的道路,做深做透为‘三农’、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文章”。基金的来源于政府投入和社会募捐,明确了“民办公助”的定位和公益性。

三门县农技推广基金会吴善敏秘书长(左一)

带领老干部助农团指导瓜豆轮作

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前身为成立于2006年的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三门执行部,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曾从事过农业农村工作的退休行政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自2016年4月执行部转建基金会以来,通过资助试验示范项目和教育培训等形式,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小微企业、农创客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他们开展农作制度创新、农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基金会既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社会服务功能的延展,将项目整体扶持转为关键技术环节的扶持,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力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基金会理事长邢义钵表示:“农户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研究什么技术,农户需要转化什么样的科技成果,我们就转化什么成果。通过资助项目实施及推广应用,扶农助农,创新更多科技含量高、增产增收潜力大、绿色生态环保、实用性强的生产技术,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争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在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群可爱的银发老人,他们是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老干部助农服务团,是一支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中有田头授课、政策宣讲的退休领导干部;有传承奉献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乡镇农技员;也有心系农民利益,数十年如一日奔走在扶农助农的时代楷模。现年69岁的吴善敏就是其中闪耀的一员。

吴善敏,现任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秘书长。他14岁到生产队挣工分、18岁参与六敖北塘围垦、26岁当公社农技员、30岁被招干,从六敖镇长、三门县农业局副局长到基金会秘书长,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打交道,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新长征突击手”“浙江省劳模”“省农科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千斤万元”水稻高产示范方

扶农、助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他们来自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在骨子里始终与中国广大农村血脉相连。吴善敏组织老干部助农服务团常年开展下乡助农志愿服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省市县组织部门领导批示肯定;积极参加省、市、县志愿服务组织大赛活动,获得浙江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评为浙江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台州好人等诸多荣誉。

科学管理的葡萄优质高产示范园

这些老同志牢记历史使命,履行社会责任,专注新技术推广,建立新品种试种基地,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农业带来的红利,用行动践行着“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的精神,扑下身,沉下心,真正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


走出服务“三农”的新路径

漫步在三门县种养殖基地,一座座养殖大棚,像极一群群小山丘,整齐划一,在阳光的照耀下,壮阔且安然。目前三门县悠悠家庭农场正在实施青蟹产业融合发展技术项目(市级农技推广平台),今年是项目实施第三年,实施面积68亩、亩产量100斤、产值10000元、亩利润3000元,低密度养殖保证高成活率,产出的青蟹规格更大、价格更高。同时完成了5名学员的技术培训,通过5位学员的示范带动,今年青蟹单养推广的养殖面积在红旗塘区块有望突破1000亩。

稻菜轮作基地的西兰花

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始终坚持“扶小、扶新、扶优、扶农民”的宗旨,立足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一大批生态高效的新型农作制度创新模式得到试验示范推广。随着资助的项目茶叶机采、青蟹产业推广平台、林下铁皮石斛栽培、甜瓜品种及吊蔓栽培新技术、杨梅园养鸡、对虾双茬高效养殖、香鱼养殖、藏香猪林下养殖等种养殖技术实现转化和应用,培育出大棚杨梅、鲜食冰草、松茸、对虾、青蟹、泥蚶、甜瓜、香鱼、茶叶、铁皮石斛、西兰花、柑橘等十几种当地特色优质农产品,探索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

基金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尤其在资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创新农作制度试验示范、民办农技推广平台的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以项目为抓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充分调动生产主体和农技人员的创业创新积极性,探索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创新农业技术,示范展示优秀农业项目,宣传推介技术成果和名优农产品,通过粮经结合、种养结合、水旱轮作、立体养殖、生态循环等新型农作制度创新模式,种养结合型,粮经结合型,粮、饲、牧结合型,水产混养、套养、轮养型等数十种“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已在三门县全域开花。

猫头洋深水网箱养鱼

多年来,三门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不动用本金、使用增值部分资助农技推广的办法,资助农作制度创新、农业新技术实验示范、农民培训等方面,帮扶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后,基金会将探索募集资金的新渠道和来源,在管好、用好已有资金的基础上,争取不断扩大本金规模,形成基金运作使用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