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乡村工作 > 正文

内蒙古兴和县赛乌素镇: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4-2 10:46:47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本刊记者 李先平 特约通讯员 刘婧

党委书记李镇

赛乌素(蒙古语意为“好水”)镇位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最北部,镇域面积469.84平方千米,拥有耕地26.5万亩(水浇地11.06万亩),林地13.1万亩,草原21.6万亩。辖25个村委会、147个自然村、177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7264人,常住人口9938人。居住着汉、蒙古、回、满多个民族的群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公路纵横交错,交通较为便利。农牧业是全镇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党委副书记、镇长赵义民

2024年,赛乌素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均取得了好成绩,开创了新时代全镇工作的新局面。


李茂村党群服务中心

抓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该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后备力量储备工作,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员作为后备力量进行培训教育,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基层擂台比武活动,点燃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落实“一岗双责”,多次召开大会组织镇村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扎实推进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督察,紧盯农村三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热点领域,自觉抵制“四风”新表现,坚持做好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建设清廉政府、清廉机关和清廉村居。

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4.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3万亩,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产量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增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摞荒地摸底调查和复耕复种工作。

镇长赵义民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做大做强“1+N”产业建设,持续锻造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擦亮农业产业大镇靓丽名片,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全镇2.9万亩高标准农田持续高产,2家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带动20家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带动全镇粮食精深加工行业向前发展。拓宽全镇粮油“土特产”营销渠道,构建“线上+线下”、“批发市场+大型商超+零售门店”立体化的品牌营销网络,全镇全年粮油营销额突破了7000万元大关。

兴和县北大荒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已投入使用,李茂村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天城梁恒温气调库均在9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些重点项目的投产运行,极大地推动了全镇的产业大步向前发展。

全面做好民生服务保障工作

严格落实民生保障力度,确保特困供养、低保、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全年发放特困供养对象补助资金2781299元、农村低保资金24021303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990950元。完成敬老院提升改造建设项目,提升院内整体环境。不断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开展节日慰问和优抚工作,走访慰问生活特别困难和身患重大疾病军队退役人员62人次,共计发放慰问金18600元。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698人次,为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368人次。落实巡察整改要求,全面提升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

李茂村村卫生室

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申报李茂村委会和五一村委会为创建“十县百乡千村”示范村。在林古地、双井子、西坊子、北胜和长胜村委会共新建二格免水冲旱厕331座,新建农村卫生公厕1座。完成1874户“煤改电”电网改造扩容,全部实现通电正常使用。加强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设,动用机械进行“拉网式”清理,清运垃圾3000吨。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已形成长效机制。全年共修复和改造残次林2.4万亩,镇村两级林长共巡林71次。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22个,依法依规审批设施农用地备案22宗,使乱占耕地建房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倡导群众使用加厚地膜,废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村民家一角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该镇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依托代表委员之家、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示范带动效应,全年排查矛盾纠纷73件,调处率达100%。没有到市、自治区和进京缠访闹访人员,也无命案发生。

深入开展对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对精神病患者、刑满释放等重点人员的管控。

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该镇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抓手,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文化生活。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为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注入新活力的同时,还在潜心打造特色党建教育品牌。不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完善七大顷战役纪念展厅、七大顷烈士陵园教育功能,整合资金46万元,全面做好规划设计,建好红色阵地,重点打造两个红色教学点、一条红色研学路。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开展日常动态排查+集中入户排查+部门下发信息专项排查,全面摸清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新识别监测对象6户12人,为新识别监测对象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部落实了帮扶措施。

李茂村净化水车间

聚焦衔接期出现的交通、房屋和饮水等问题,从快从严开展问题清零行动,帮助263户脱贫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李茂村是赛乌素镇西北端的一个行政村,也是一个移民村,同时也是回族群众的聚居村,辖6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为723户1581人,常住户为204户397人。该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将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讲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群众办好事实事。

县民委、镇党委多次深入该村清真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调研工作,不断加强对宗教人才的培养,促进宗教人才在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李茂村水冲公共厕所

如今的李茂村,在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退伍军人董跃等两委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培育种植大户14户、养殖大户21户,建成高标准农田500亩。自来水、电力入户率为100%,无线电视覆盖率为100%,通讯覆盖率为100%。通村路、通户路全部实现了硬化,村民经济收入稳定向好,民族团结的气氛浓厚,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继续绘制发展蓝图

在过去的一年里,赛乌素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大胆谋划,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各顶工作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跃上了新台阶,实属不易。该镇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正在探索适合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模式,力争使全镇的各项社会事业做的更大更强,不断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