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梦 浓浓绿色情
——总经理王润生和他的北方苑林苗木花草培育中心速写
本刊记者 石文华 赵亚莹 胡文奇
草长莺飞的五月,柳絮飘飞,植物葱郁,大地一派郁郁葱葱,五彩缤纷。记者一行慕名走进坐落在内蒙古丰镇市三义泉镇田德永行政村北方苑林苗木花草培育中心采访。北方苑林苗木花草培育中心是总经理王润生创建,集科研、种植、销售为一体,以“林苗花草培育+合作社+农户”为发展模式,引领广大群众育苗植树,绿化山川、勤劳致富的企业。占地面积近3万亩,现今种植有杨树、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苗圃育有云杉、樟子松、垂柳、金丝柳、新疆杨、玫瑰、丁香等各类苗木达50多种,其中有松树林7200亩,宁条林两处2800亩,另有分布在各处的育苗种植区达6600亩。园林区内可见有很多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林间遍地花草,那层层叠叠的各种绿树,加上清新怡人的空气,让人倍感惬意。
王润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参军后经过磨练成长为一名军官。转业回到家乡后,他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赢得组织上的认可和重用,先后在乡里担任武装部长,乡长、镇长。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他都是正正派派做人,认认真真做好每一项工作,都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和谐共业。多年的基层工作,养成了他一股朝气、干练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他带队伍有谋有略,做工作有板有眼,从不马虎。他以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及爱岗敬业、勤奋奉献的精神,培育并带领出一支开拓创新、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基层干部队伍。
2005年是王润生人生一个转折点,是年是他的离职年令。本应进城享受天伦之乐的他,看着家乡虽然经过几十年奋斗,但仍然没有摆脱贫困的局面,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感,使他下决心留在家乡,继续完成自己的心愿,带领乡亲们走富裕之路。
王润生所在的丰镇市三义泉镇,由于区域、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农民辛苦一年下来,只能维持日常生活。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使王润生清醒地认识到,要想致富,必须首先调整思路,选准发展方向。什么才是最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呢?他脑子里浮现起了“要致富、先种树”的宣传标语,这对王润生启发很大,他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防护林场,在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之前,这个防护林场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杨树树龄的增长,加上经营管理粗放,防护林已经大面积干枯死亡。“三松”防护林初植密度大,生长缓慢,又处于闲置和无人管理状态,亟待从根源上建设,恢复发展。可是,从头建设防护林谈何易事,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面对不可估量及预知的困难,王润生没有退缩和气馁,这位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多次徒步在这片林区进行实地堪察,走遍了林区的一沟一卯。经过反复思考,王润生决心从植树造林着手,并很快规划出园区建设的宏伟蓝图。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实施退耕还林战略,允许群众承包荒山。王润生认为,有国家相关政策做后盾,自己就没有后顾之忧。他毅然签约承包了规模达30000亩面积的林场,承包协议50年。然后,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并向亲朋好友筹借了部分资金,凭着自己在群众中的信誉度,满怀信心、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艰辛的林业创业之路,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无私奉献,誓为家园披绿装。
坚持流域治理与源头治理相结合,以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是王润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打机井16眼,整修林区内作业道路15公里,架设输电线路10公里,铺设了节水灌溉设施。经过3年的努力,新建育苗基地4200亩,栽植苗木2600万株,并有5个林业合作社辐射在培育中心,形成了一个以基地带动产业发展的包围圈,对林区防火、防盗起到了防护的作用。
坚持基地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是王润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他坚持以基地化带动产业,促进林业产业上档升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成果培育大批优质苗木,为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生态工程和城镇街道绿化提供充足的苗木,并将品质好、抗旱性强、成活率高的树苗销售到东北辽宁、山西大同、呼和浩特、包头、乌海和周边旗、县、市等地区。同时,采用科学的造林模式,让部分旧的林木逐步替换恢复生机,重新发挥其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随着中心发展规模上档升级,王总先后购置配套设备拖拉机2台,割灌机5台,打药车2辆,病虫鼠害防治药械2套,防火机具2套,油具5台,运输车4辆,越野车2辆。这些机械设备为王润生绿化事业发展增添了强大的活力。
记者来到合作社造林点时,约有300多人的林场社员正在进行造林整地工作,水平台和鱼鳞坑整齐地排列着。王润生总经理介绍说,为了确保造林成效,中心在整地、用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根据地的面积大小,坡度倾斜度,数目育苗间隔、距离大小、垄密植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防疫、耐旱、喷灌、滴灌、节能节水、移植栽培等,应用与推广新技术、新品种,进一步完善林木花草种植培育。中心种植培育区育苗面积现已达到4200万亩,栽植各类树木、异型品种26000万株,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自主种植达1000亩,可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15%左右。常年在园林中心的务工人员有268人,高峰时达近千人,极大调动了当地农民植树造林致富的积极性。
中心采用异地合作造林的做法,互利共赢,既保证了营造林基地建设,又能将绿化事业向四处辐射拓展。对合作社来说,既能吸引当地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避免自然灾害、遏制水土流失等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贫困户帮扶工作中,王总采取“承租反承包”的发展理念,由中心出树种秧苗,提供技术服务,待长大后负责销售,农民负责管理,这样足不出户,就让农民得的到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周边农民参与种树的积极性。目前,合作造林已初显成效,合作造林带动了当地苗木产业,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乡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同时,还发展了部分务农人员在自家院内培育树苗,育成后有中心负责销售,林区社会稳定得到有效保证,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经过不懈努力,中心的经济效益看好,收入不菲,并带动周边农民相继成立了5个林业种植合作社。
中心还结合自身条件,进行农田林网小气候观测初报、农田防护林生物量测定、防护林体系建立及其效益研究、试用林带农业效应指标评价、农田林带增产效益、低温窖藏苗木延长春季造林期试验等,有效提高了树木育苗的成活率。
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增收,关键是设施农业必须走科技种植之路。因此,中心在设施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用上靠下联的方式,不断引进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林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坚持从植树造林实际出发,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产业为动力,实现林业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此外,心中还建立培育车间及温室等配套设施,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苗木快繁。这是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育苗方式。是以高度专业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措施,应用现代化技术及设备,在自动控制环境条件下,可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王润生是绿化造林的带头人,又是合作社种植林木的科技靠山,还是广大农户的良师益友、脱贫致富的“活财神”。他传经送宝,点燃了科技星火,他像一个明星,走到哪里,哪里的种植户都围涌过来,敬重他,请教他。为了方便群众,他的手机24小时常开,经常整天响个不停,找他人太多了:政府官员,外地客户,树木经销商,乡村干部,农民群众,多种服务渠道在他这里汇集,但他从没厌烦过,总是极大满足大家对于绿色服务信息的需求。他把先进的育苗栽培技术提供给林业协会每位会员。对于居住分散偏远的林业会员,他更是格外关心,经常深入实地,认真讲解种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容易发生的病害防治,并免费为他们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指导服务。
王润生建立以组培为基础的苗木快繁设施接种室、培养宅、移苗炼苗用地,扩大苗木繁育基地及完善配套灌溉设施,购置所需的培养箱、培养架、高标准储苗窖一座,用于各种裸根苗储藏,以保证苗木在栽培过程的质量。
“中国梦”闪烁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之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新的目标方向,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之梦。这听上去是那么宏伟而高远,而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这片热土上的万生万物是属于每个人的。就王润生和他领导的北方苑林苗木花草培育中心来说,他们的“绿色梦”与“中国梦”竟联系得如此紧密。“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植树造林造福子孙万代”,这些唱响时代的热点,既是民富国强前行的深刻烙印,也是国家复兴的顶梁支柱。
让梦想成为现实,关键在于躬行。王润生,一直以自己的奉献精神、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劳动,为绿化事业做出了铭记史册的贡献,充分展现了其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风貌。他为园林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同,他把个人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盛开,创造国家的美好未来,在实现梦想过程中进行伟大的劳动性创造,书写了劳动者的新光荣。王润生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无愧于一个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园林区在他的带领下,将不断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