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纬 高金川 孙阁
初春的一天,笔者一行慕名步入坐落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花卉市场旁的工艺品展厅《两雨堂》藏品室内,摆满了上千年的文化艺术藏品件件吸人眼球,令人目不暇接。坐在古藤椅上品茶的主人见来访客,忙起身热情相迎,经交谈得知,他就是《两雨堂》第三代传人、堂主——薛晓昕。
薛晓昕身体结实酷似运动员,谈起收藏,这个中年汉子充满了激情。他告诉我们,《两雨堂》的创始人是他的祖父薛明哲先生(生于1909年—卒于1995年)。解放前,薛明哲曾任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委员、上海电台台长,少将军衔,喜收藏、善字画,与我国著名书画大师陆俨少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藏友。在上海,薛明哲历经几十年的收藏,积累了大量价值连城的艺术藏品。文革期间,为保护自己历尽艰难收集到的珍贵藏品文化遗产免遭浩劫,薛明哲先后将其转移到在内蒙古工作的儿子薛志俭手中,而薛志俭保存的这些珍贵文物不仅安然无恙,且传到了今天的堂主第三代传人薛晓昕手中,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诸如距今5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蛇身人面龙形(双面)彩陶双耳罐、元青花鸳鸯卧莲纹双兽耳八棱大罐、元代釉里红双螭龙纹转足高足杯等。
齐白石虫草作品惊现呼和浩特两雨堂
《两雨堂》第三代传人薛晓昕,1967年6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1988年毕业于呼和浩特市教育学院英语系,现为内蒙古中谊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内蒙古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古董字画鉴定委员会理事、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员。
受家庭熏陶,薛晓昕从小就对古代艺术品有着浓烈兴趣,1979年12岁时随父亲回老家江苏江阴,见到了太奶奶家的古董文物,大大激发了他喜爱及收藏的兴趣。家中所藏的每件藏品,他都要向爷爷或父亲刨根问底,了解其来源、传奇故事,寻求历史的渊源。为了实现自己将来成为收藏家的梦想,他从初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从未中断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追求,主功英语兼修日语,目的是通过从事旅游工作的便利条件走向世界,挖掘各国古文化历史,收集更广泛的历史文化艺术品,同时去各国宣传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古老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他走遍世界48个国家,游览了当地的名胜古迹,期间他积累了许多知识。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骑摩托车、开越野车穿越戈壁沙漠,从呼伦贝尔草原至新疆天山、从阿拉善的巴丹吉林沙漠到海拔5960米高的唐古拉山那根拉峰、从元上都的浑善达克沙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双版纳,走遍了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部三菱越野车行程达30多万公里直至报废又换了美国吉普。为了收集到5500年前马家窑蛇身人面彩陶双耳罐,他两次赴西域河西走廊,汽车进不去的地方就步行爬山涉水,有时一天只吃一个面包、一袋方便面就一瓶矿泉水,为了保护和挖掘元代游牧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及艺术品,他广交内蒙古各地牧民朋友,普施爱心,得到牧民朋友的信赖和支持,使得许多面临毁坏和灭失的文化精品得以保存和保护。
由于家藏丰富、传承有序、藏品等级高,《两雨堂》十数件古代艺术藏品被内蒙古博物院分院——土右旗敕勒川博物馆(国有博物馆)永久珍藏。其收藏的元代龙泉窑莲池鸳鸯纹八棱玉壶春瓶、李可染的巨幅《漓江胜景图》及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最全的宋代鸡纹瓷质围棋,得到央视《寻宝》和《鉴宝》节目权威专家高度评价,北京故宫博物院杨新副院长及台北故宫博物院专家曾与薛晓昕进行交流,给予指导。
薛晓昕搞收藏可以说是如醉如痴。他很富有,因为他有无数藏品,堪称无价之宝。他又贫穷,因为他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收藏事业上,经常为手中没钱换取新的民间藏品而发愁无奈。1989年,他在内蒙古团委青年旅行社当英语翻译时陪同日本考察团去锡林郭勒盟蓝旗元上都遗址考察时,发现浑善达克沙漠深处一牧民家的一个破仓房里放置的杂物竟是元代瓷器,眼睛顿时一亮,情绪瞬间激动万分,但一摸腰包没钱,只得无奈地叹气。回到驻地他彻夜无眠,这些宝贝总是在他眼前闪现。后来,他独自返回这个牧民家,为牧民干活,建草场、网围栏,这位朴实的牧民老乡被他辛勤的劳动、对文化遗产的痴情所感动,最终将家中的宝物送给了他。他视藏品为生命,从不谈藏品的价值。有人曾问他某件藏品值多少钱,他说这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无价!在生活上,他对自己十分吝啬,穿着朴素,粗茶淡饭,但他却用自己的积蓄赞助云南,向内蒙古托县、鄂尔多斯沙圪堵镇等诸多贫困家庭的失学儿童奉献爱心,圆孩子们上学的梦!
“我搞收藏就是为了弘扬中华古老的民族文化,我的梦想就是将来建一所民间博物馆,把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现给世人,让中华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更加璀璨。”薛晓昕如是说。
《两雨堂》堂主薛晓昕联系电话:186471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