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百姓关注 > 正文

江苏宜兴“新农保”探索

2010-12-9 11:53:59
来源:中国新农村杂志网
记者朱瑶

前言:不久前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是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民生发展的建议,也是全国民众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位于江苏省最南端宜兴市,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过程中,富有预见性的创立了征、监、管相分离、政企协作共办新农保的运作模式,初步显现出多方共赢的效果和创新服务的标本效应。

在新农保的甘霖遍洒神州大地的时候,来自江苏省的最新消息显示,全省1500万农民,新型农保参保率已经达到94%了,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亦达到90%,参保率、参保人数居全国之首。而位于江苏省最南端的宜兴市,新农保工作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宜兴支公司承办,截2009年底,当地新农保参保人数就已达到39.7万人,参保覆盖率高达97.7%,参保率、领取率均居处江苏省前列首位。

为着力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2009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试点新型农保制度。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宜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早在2005年10月,宜兴市政府和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就开始了政企协作共办“新农保的探索实践,并已逐步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在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中,一幅“政府购买服务、企业专业运作、农民安心养老”的新型农村养老图景展现在记者面前。

农民:养老有“月薪”便捷领取多省心

周金凤,宜兴市碓坊社区碓坊村民,87岁的老奶奶有六个子女,说起每月领到的68块养老钱,老人乐呵呵的告诉记者:“我不明白新农保啥意思,只知道领着钱开心,我自己有个存折,每个月都有钱拿。”

邵佰清,现年62岁的碓坊村村民,2005年宜兴新农保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我当时还没满60岁,交了一年多的费大概三百来块钱,现在已经领三年钱了,以前每月就30多块,现在涨到68块,存折都亲手交到我们手心里,领取也有人及时通知,挺方便的。”被问到领了多久的养老金,他这样回答。

2005年,宜兴市政府实施了《宜兴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对象是长期居住在农村且有宜兴市户籍的“纯农民”,2007年7月起,未享受社保待遇的城镇老年居民也纳入享受基础养老金补贴的行列。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宜兴市男性已年满60周岁、女性已年满55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就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其余符合条件的农民每年按个人年均纯收入的10%收取养老保险基金,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年缴费标准设100元、300元、500元、700元、900元、1000元六个档次,政府补贴每100元最高达到50元,参保人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

碓坊社区居委会劳动保障负责人陆士芳告诉记者,社区59个80岁以上农村老人现已全部拿到每月68元的养老“月薪”。“预计明年就可以达到80元以上,具体就等省里的政策了。”她说。

说起现在村民们交养老保险的劲头,碓坊社区五云庄村民小组组长蒋纪良感触颇深:“第一年好些人都不接受,得各个组长挨个开会去宣传,现在是你不去收,村民都要交,缴费发动得晚一些,都有人主动跑来问。”

据统计,至2009年年末,宜兴市新农保参保人数已达39.7万,参保覆盖率达97.7%,其中,19.7万老年农民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1.34亿元;缴费农民为20万人,个人缴费总金额为9395.7万元;新农保基金累计结余3.8亿元,基础养老金从每月的31月标准调整至今年的每人每月68元。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节约成本效率高

为何宜兴的新农保开展得如此高效且深入民心?政府每个月发养老钱,老人们或许并未特别留意自己存折上还有一家当地保险公司的名字。而这正是宜兴新型农村保险的特别之处——政府探索公共事业服务“外包”,实行新农保征、监、管分离。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开展农村新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宜兴在全国首开先河,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交给专业的保险公司来管理运营,政府负责政策的统筹和规划以及综合监督和协调,保险公司不参与保费的征缴和基金的管理,只负责业务管理。宜兴市人保局该项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以新农保为例,政府和企业在这个模式中各有分工:各级政府负责保险基金的征缴;财政局负责基金账户的管理;人保局负责政策制定、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保险公司作为承办机构,负责参保手续办理、个人账户管理、养老待遇结算和发放。

据宜兴支公司医农保中心负责人宋华曦介绍,为配合宜兴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保管理服务的要求,宜兴支公司迅速启动了服务公共事业程序,成立了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管理中心,在全市设立1个结算中心、20个镇(园、街道)业务服务网点,构建起覆盖全市的经办网络;同时抽调组建一支由25名员工和优秀营销员组成的信息管理员队伍,派驻各业务服务网点实行挂牌上岗。

除此之外,宜兴支公司还自主研发出“宜兴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联网、实时互通,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账户信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建立了一整套业务操作和单证管理制度,经办人员严格遵照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开展参保手续办理、个人账户管理、养老保险待遇结算和发放等日常管理工作。业务开办近5年来,当地农民对新农保业务的有效投诉为0。

在运营费用方面,新农保由市财政每年划拨农保中心100万元,政府投入的运行经费实行包干制。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福利、网络租用和日常办公费用等支出。对财政拨付的经办管理费用严格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接受审计监督。

江苏省金融办、保监局在调研中发现,“征、管、监”相分离的运作机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经办新农保的模式,增加了运行的透明度,有效提升新农保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避免了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的尴尬角色,实现了政府行政成本从1000万到100万的转换。在整个新农保基金支付流程中,形成了钱账分离的管理模式,有效保证了基金安全和高效运行。

对参保农民来说,这一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经办模式,保证了新农保流程管理的专业化、服务的优质化。承办方中国人寿“国字号”的背景,专业的管理服务水平,有效保证了参保农民在享受新农保这一政府惠农政策的同时,还得以享受网点贴近、流程快捷、管理专业、服务温暖等多种附加值服务。既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又增强了农民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度。


险企:参与社会事业提升品牌“美誉度”

新农保是一项惠及民生、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惠农业务,宜兴市委、他们经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具有“国字号”背景、拥有新农合管理经验的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作为第三方管理机构经办新农保业务。

“当初政府选择保险公司来承办新农保业务,作为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虽然此项业务基本不存在盈利空间,但能为农村保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荣幸和责任。”谈及参与新农保业务的初衷,宜兴支公司副总经理钱泽明这样回答。

目前,当地新农保中心使用的办公大楼由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无偿提供,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公司还提供一辆小车,供新农合的外伤赔案调查和新农保生存状态调查使用。新农合、新农保前期的软件系统均由中国人寿无锡分公司免费开发和无偿维护。

近五年来,中国人寿宜兴支公司多次被江苏省分公司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五年被宜兴市政府授予“现代服务业十强”。

当被问及作为商业保险公司如何平衡公共服务支出和企业利润需求时,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刘炳懿副总经理答得干脆:“国寿系统里很多的业务员就是农村出身,办好新农保,也是为自己办事。我们是国有公司,本身的效益就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保险本身就有社会管理的责任,作为保险公司我们也应该承担为社会服务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新农保“宜兴模式”在江苏省范围内已形成一定影响,各县市代表均组团前来考察,目前江苏淮安的楚州地区亦在推广试点。刘炳懿表示,中国人寿江苏分公司将进一步总结“宜兴模式”经验,向省政府进行汇报和建议,促进此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2009年,宜兴实现GDP68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239元和11210元,分别增长12%和10%,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当选为“2009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老有所养的宜兴,我们有理由相信,幸福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