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无处不风景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新农村建设纪实
这里村道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中公园错落有致, 处处洋溢着恬静与诗意,宛若世外桃源;这里田园风光优美,溪水碧波荡漾,花木终年翠绿,一幅幅田园美景笼罩在了初升的太阳里,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在东海之滨;这里三面临海,境内拥有天然的国际深水良港,是华东地区新崛起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她,就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近年来,北仑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到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构筑生态文明乡村,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促成乡风文明养成。围绕美丽乡村分类创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坚持村、人、产相结合,按照全域景区化要求高标准引领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深耕“美丽经济”,打造北仑美丽乡村升级版。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今天的北仑更令人心驰神往。
美丽乡村,“一处美”迈向“全域美”
行走在春晓三山溪源风情风景线,在欣赏湖光山色之余品味当地的乡土风情。风景线北起春晓三山村双狮社北,南至春晓洋沙山景区,全长12公里,沿途风光优美、景色秀丽,从北到南,美丽乡村风光、三山溪源风情和花海风景,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
美丽乡村串点连线、成片连线、整体推进,加快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打造一批可看、可游、可住的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风情风景线。柴桥紫石片区花卉之乡声名远播,春晓三山片区依山傍海尽显绿色休闲之风,小港西片区描绘江南水乡田园风光……风景线像一条精美玉带,串连起周边珍珠般的美丽乡村。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 “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北仑顺应美丽乡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和新机遇,项目不变、决心不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接二连三,农业与二三产融合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农村工作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农业产业创新的新方向。
北仑耕地面积仅10万余亩,占地域面积约1/10。寸土寸金之下,北仑大力发展现代都市休闲农业,打造出以“五朵金花,四季茶果”为代表的农业产业特色品牌。杜鹃花、梅花、莲花、牡丹花、玫瑰花五朵金花,装点出北仑都市农业的娇媚姿容。同时,春晓名茶、梅山瓜果、大碶杨梅、小港葡萄等“四季茶果”也美名远扬。目前,北仑形成了13个精品园区、44个产业示范点。以花卉苗木、水果、蔬菜、茶叶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正引领、撬动北仑农业提档升级。
“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增收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北仑区农办主任周国程表示。北仑区明确了“滨江都市田园休闲区、近郊都市休闲农业区、中央森林生态产业区、东部花卉苗木产业区、大碶塔峙盆景产业区”等六大产业区。以打造景观农业、创意农业,促进农旅交叉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花卉苗木产业往观光型、园艺化转型。
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加快了产业融合,为北仑农产品提升价值、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空间。
“美丽经济”,港城北仑实现美丽嬗变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在北仑山水田园间,空气清新,天空湛蓝,森林清秀,家园清洁,水源清澈,田野纯净。一幅幅焕然一新的乡村美景,一处处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一个个先后崛起的乡村旅游点,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连片的风景中,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文明乡风持续传承,农民在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中收获了别样的幸福。
依托山水资源、产业优势和人文历史,北仑倾力打造的150平方公里“秀美山川”生态区块,构建起了大生态、大旅游、大休闲的新格局。斥资3000多万元兴建100余公里森林游步道,集山林美景、生态、健身于一体。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美了乡村,又富了口袋。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特色农庄、露营基地、养生养老等新型业态,盘活了大量农村存量资源,农民创业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拓展和延伸农业农村功能,吸引更多城市居民来农村体验、观光、养生、健身,让农民在城乡融合、城乡交流中提供服务、实现价值、增加收入,促进“美丽经济”加速。北仑形成了“无处不风景、处处皆可游”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
“乡情乡韵”留住了“乡愁记忆”,美丽乡村从一簇美到了一片美,风景线变成了致富线。正如北仑区农办主任周国程所说:“在北仑,乡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不再是梦想。乡村不仅是农民群众增收创富的平台,更成为不少游客神往的梦里精神家园。”
北仑,入目之处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