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先锋人物 > 正文

姜保亮:用一流业绩奏响时代强音

2018-10-22 14:08:06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他身材高大瘦削,面庞黝黑,外表极其普通,初接触时给人的感觉有些冷峻,但近距离交流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相当热情友好。而且,从他的目光中你会读到坚毅和锐利,从他的谈吐中你会感到睿智和大气,从他的举止中你会看到超常的胆识和气魄。他就是青州市鲁源电力杆塔有限公司总经理、东夏镇姜家村党支部书记姜保亮,一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儒商”和“村官”。

姜保亮曾在北京某野战部队服役4年,1977年退伍。在众多转业退伍军人中,也许他只是普通的一员,然而他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本色,自谋职业创业,成立鲁源电力杆塔有限公司,凭着军人坚定的信念与毅力,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坚忍不拔,艰苦创业,并以超常的胆识和气魄,拼搏进取,终于在商海打出一片天地,将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青州市电杆厂发展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电力产品生产行业拥有一席之地。他又是个出色的村支书,将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生他养他的家乡沃土与父老乡亲,带领干群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跃发展成为青州市文明村。他又是个慈善家,经常拿出慈善款,救助捐献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近30年来,姜保亮事业有成,而且扮演着众多“角色”:在村民眼里,他是可以信赖的有作为的村支书;在企业员工眼里,他是有胆有识、管理有方、爱兵如子的总经理;在地方党委、政府眼里,他是极具社会责任感的人大代表、党代表,好干部。无论是哪一个角色,他都力求用力用心地做到最好。他热心救助那些需要关爱的人,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各界交口称赞。他的人生足迹,艰辛而丰富,平凡而精彩。


善于谋划企业发展腾飞之道——“儒商”姜保亮是这样炼成的

民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但成功的门道必然各有所长,而公司掌门人及其决策一定是至关重要。青州市鲁源电力杆塔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就是明证。

该公司始建于1988年,改制前名为“青州市电杆厂”,主管部门为青州市经委。公司现占地面积100亩,拥有固定资产1500万元,年产值2500万元,现有职工200人,年生产电杆8万余条,是目前山东省内生产电杆的大型专业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检测设备齐全,产品经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山东省技术监督局抽检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取得《产品监督抽查合格证书》、《产品执行标准登记证书》,以及原国家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电力系统混凝土电杆使用许可证》。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业、铁路、通讯等行业,深受广大用户好评。

公司发展初期,日产水泥电线杆只有十几条,总经理姜保亮率领员工发扬铁人王进喜的创业精神和新时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团结实干,努力打拼,硬是把一个小厂发展成为如今年产水泥电杆8万多条、且没有废水废气排放环保型和可持续发展型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多次表彰和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那么,姜保亮是如何准确把握企业发展之匙的呢?

——认准企业发展方向

建厂初期,受条件制约,姜保亮就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加上向亲戚朋友借的一些钱,购买生产模具、租锅炉,建了简易厂房,开始艰苦创业。天道酬勤。成功总是与智慧和汗水相伴。那时的姜保亮,经常与工人一起攻难关、改工艺,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企业逐渐积累了些发展资金。但淘得了第一桶金的姜保亮没有沾沾自喜、满足现状,而是瞄准更高目标,愈战愈勇。农村路况差、交通不便,场地小、生产受限,他决定扩大规模。于是,建了新车间和职工宿舍,新上生产模具,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扩大,产值进一步攀升。正顺风顺水时,姜保亮又感到,光生产水泥电杆,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制约了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他毅然决然,决定改变单一品种的经营方式,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以更开阔的眼界谋划发展蓝图。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购进埋弧自动焊接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机、离子切割机等设备,经济效益迅速提升,为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狠抓质量始终如一

电力杆塔是一种特殊产品,一经投用,便承接国家经济命脉——电力的输送,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其质量要求必须严之又严。因此,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养成了姜保亮抓产品质量毫不含糊的工作作风。

建厂初期,有一批不影响出售,但却存有潜在质量隐患的电线杆,姜保亮发现后,硬是让工人给砸了,并对相关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处罚。事后,他含着泪对工人们说:“咱们辛辛苦苦生产的东西,费工又废料,我也舍不得砸呀,这是多大的浪费啊,但是如果不砸,影响咱们企业发展和信誉是小事,万一给党和国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我们就是千古罪人,不砸行吗?以后谁要是生产不合格的产品,我就砸谁的饭碗!”

通过这件事,姜保亮举一反三。他深知,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因此,在建立一套严格的制度和组织体系上狠下功夫。一是设立质检部,负责进行严格的产成品抽检。二是每个品种都配有质检员,对产品质量实行覆盖式和全程式跟踪检查检验。三是从源头抓起,严把进料关。不进小厂的材料,特别是钢材水泥;材料进厂时要经过质检员严格检验;过磅时由事业部经理负责审验;入库时保管员要进行终验。此外,鲁源杆塔与省质量检测部门常年签有质量检验检测协议,省质检部定期来公司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鲁源杆塔顺利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的审核,取得ISO 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由于鲁源杆塔对产品质量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其质量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客户的青睐,从没有客户的投诉。公司获得原国家技术监督局授予《全国电杆产品质量稳定合格企业》、《全国质量合格评定用户满意十佳品牌》,获得原国家建材局授予《中华建材名优企业》、《中华建材工程建设推荐产品》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市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光彩之星》、《模范纳税大户》等。

现今,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高,鲁源杆塔产品已开始走向全国。青藏铁路格尔木到唐古拉山几百公里的铁路沿线上,也可看到矗立着的“鲁源”标志的高压电力电线杆塔。我们相信,鲁源电力杆塔有限公司必将以更好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当家就为民做主——“村官”姜保亮的为官之道

青州市东夏镇姜家村现今由2个自然村和1个行政村组成,有人口1300多人近350户。在村里耕地逐渐因城市扩张被征用、村集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在群众期待的眼神中,姜保亮勇敢地挑起了“当家人”重担。上任伊始,在冷静地审时度势之后,他带领两委一班人果断决定:把以农业为主的发展思路转变为“抓住城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由农业经济向二、三产业转变”。他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带领全体村民披荆斩棘闯市场、含辛茹苦创大业。如今,从事水泥制品和钢筋加工、运输的个体业户已发展到100多家,全村第三产业繁荣发展,工业经济稳步提升,集体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自己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综合性文体办公大楼。拆迁,他率先垂范,干部群众纷纷跟进,不几天就全部拆完,有力促进了工作进程。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姜家村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那么,姜保亮是如何做好村官的呢?

——建强班子,突出“和、强、带”,凝聚人心建设新农村

多年的实践使姜保亮认识到,建强班子,是领导发展、建设新农村,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坚强的班子,一切都无从谈起。工作中,他突出“和、强、带”三个字,狠抓“两委”班子建设。

和,就是和谐,就是团结,突出“和”,即凝心聚力。能否干事、干成事,关键是人的因素。如何能搞好班子团结,姜保亮主要是坚持5条原则:首先,坚持党支部书记带头,其他成员跟上,争做团结的表率;其次,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主动化解矛盾;第三,坚持好话背后说、丑话当面说,多做维护他人威信的事;第四,坚持诚恳待人、大度容人,不以小事乱大局;第五,坚持经常进行思想沟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正是因为坚持这5条,姜家村“两委”班子始终团结一致、精诚合作,从无一人闹意见,更无一人掉队。强,即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突出“强”字,就是提升能力。在这方面,姜保亮引领村“两委”成员注重三个“坚持”、三个“经常”。首先,坚持永远站在起点上,经常向前看。组织班子成员看看走在前面的村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应该怎样向前发展,使班子成员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近几年来,先后组织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20多次,召开和谐创建研讨等大小会议多次。其次,坚持为民务实,经常向后看。组织两委成员看看在任期间为群众做了哪些实事好事,哪些事群众还不满意,要求两委班子成员始终不忘肩上的责任。工作中,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群众代表评议会、总结交流会,加强动态考核,提高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第三,坚持与时俱进,经常向自身看。组织两委成员看看班子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注重自我完善。近几年来,在村庄通路通水、孩子上学、村民日常生活等方面,认真为群众解决难题,使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三是突出“带”字,引领群众。带,就是带动,就是村干部率先垂范抓落实,用实际行动带着群众干。近几年,农村形势日新月异,新问题、新矛盾随之显露,特别是在房基地审批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单靠说服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村里采取干部带动、亲戚促动、一般群众自觉行动的办法展开,效果很好。

——发展经济、壮大实力,以“一个中心”“三个转变”保障新农村建设

姜保亮结合本村人多地少的实际,将“一个中心”、“三个转变”确立为总体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就是以富民强村为中心,“三个转变”就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村庄建设模式、转变农民增收途径。事实证明,这一思路的实施,壮大了经济实力,奠定了和谐创建的坚实基础。

一是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引项目。在当时土地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村两委决定利用土地引项目,走工业兴村之路。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过配齐设施打造平台、招商引资聚集项目,姜家村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建筑水泥产品市场。目前,从事水泥制品和钢筋加工,运输的个体业户已发展到100多家。二是转变群众增收途径促富裕。通过服务推动、典型带动、政策驱动等方式,引导扶持群众开门市、上项目,大搞三产,并借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好形势,加快劳动力转移,引导群众转变方式促增收。目前,全村已发展各类民营业户200多家。同时,一方面协调项目投资方招工时优先录用本村群众,提高群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近几年来,先后安置群众就业200多人,帮助群众创业办项目100多个。目前,全村劳动力转移率达98%以上,工资性收入和三产收入成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施惠于民,和谐创建坚持“三最”,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姜保亮认为,建设新农村、和谐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这个切入点,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于是,这些年来,他引领村“两委”一班人从居住环境、破解难题、群众待遇等方面入手,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全面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村里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热心帮助群众,破解创业难题。坚持群众的事就是村两委的事,积极为群众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近几年来,在用水、用电、协调用地等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特别是对于初次创业的群众,头三年免除租赁费、管理费等村里应收取的费用,并帮助群众筹集启动资金,解决其用水、用电、产销等方面的难题。截止目前,村里累计帮助群众贷款1000多万元,解决各类创业难题150多个,成功扶持初次创业群众40多人,培育起酒店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关心群众冷暖,提高群众待遇。坚持从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加大投入,提高待遇,最大程度上让全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对困难户实行特殊照顾,使其老有所养、困有所帮。完善党员群众活动室、娱乐家、图书室、老年之家等学习活动场所,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抓好村民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村民教育,大力开展五好家庭、文明信用守法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扶贫助残、便民利民等村级服务组织的作用,全村形成了健康文明的良好风尚。

“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姜保亮提出“农村城市化、农民职工化、经济现代化、生活文明化”的目标,并带领全村朝这一目标逐步迈进。2006年,他自己投资200万元建成了2000平方米的综合性文体办公大楼,方便了全村人。当人们问及他的治村经验时,他总是憨憨一笑说:“经验倒没有,只是情愿一心为民、一心兴民,心里装着村民罢了。”也许正是这样,他才把姜家村变成了现在的青州市文明村。他在村里享有极高声誉。获得“青州市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阳光助残使者”、“经济发展带头户”,“青州市优秀人大代表”等一系列荣誉。


乐施好善、回报社会——姜保亮人生的又一闪光点

姜保亮做企业扎扎实实、做村官尽心竭力,而对职工对社会则奉献爱心。他常说,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让我们走上了富裕路。我们干企业的人,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主动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姜保亮认为,当代企业家的时代风范就是要有奉献之心,乐于行善,回报社会。早在2001年,他从青州市教委了解到,有些寒门学子高考录取但因家庭困难而无法入学。这让他思索良久,不能平静,于是就把资助大学新生完成学业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做。这些年来,他已资助6名大学生完成了学业,他们有的已经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生、烟台大学助教。他说每年春节,当6个儿女纷纷来向他汇报学习成绩时,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至今他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费用已达30万元。

在上级组织的各项募捐活动中,姜保亮总是不甘落后,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他率先捐钱捐物。当地经济比较落后,县城及农村人想找份工作非常不容易。他情系家乡,这些年来,为数百乡亲解决了就业问题,为当地政府分了忧。1999至2000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水泥电杆成了抢手货。在机遇面前,姜保亮提出不涨价、保质量、提高生产能力的自律要求,组织和带领职工加班加点生产,提高效率,为全市乃至周边地区农网改造工程如期完成做出了贡献。2009年初,南方五省发生冰雪灾害,这是非战争状态下的一场灾难,其中受损最为严重的当属电力设施。这场灾难不仅牵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也牵动着姜保亮的心。他意识到,抗冰救灾、为国分忧,责无旁待。春节前夕,企业接到省政府、省电力公司通知后,姜保亮马上行动,亲自负责对产成品进行抽检、统计上报库存数量。这时一些不法商人找上门来,想高价买下全部成品,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姜保亮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他将库存现货全部如实上报,及时运往灾区支援。青州市鲁源电力杆塔有限公司2000根水泥杆作为山东省发往灾区的第一批抗冰救灾物资,很快运往江西赣州、井冈山一带,为及时抢通电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为了保证其他合同任务的完成以及后续支援灾区计划,姜保亮决定春节不放假,动员全员投入,加班加点生产,昼夜奋战,终于将价值400万元6000余根电线杆准备完毕,省电视台当晚进行宣传报道,为全省人民争了光、添了彩,赢得了荣誉。

时代坐标不断提供先进性的方位和内涵。战争时代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建设时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都是军人先锋精神的具体体现。而今,在激情奔涌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则是时代最闪亮的先锋精神。姜保亮参过军,退役不褪色,自谋职业,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执着追求,与日俱进,人生的先锋精神熠熠生辉!演绎着精彩人生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