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首页 >先锋人物 > 正文

施锦枫的教育援疆情怀

2021-7-27 20:50:38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本刊记者 郑建新

“我的心已经在这里扎了根,新和将会是我未来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些朴素的民族同胞、亲切的老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笑脸都会经常在我面前闪现。”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浙江丽水市援疆干部施锦枫动情地说。

施锦枫,副高级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二小学书记、校长。2020年4月进疆后,任丽水市第十批中组部援疆教师领队,教师网格副总网格长,第三网格长,新和县丽水小学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工作。援疆期间,他带领团队成员在指挥部和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创新发展“丽新同步课堂”、“我是朗读高手”和“红柳· 绿谷工作室”三张丽水市组团式教育援疆金名片,团队获得了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担当作为”先进集体。

从浙江丽水市到新疆新和县长达4800公里之遥,施锦枫的援疆梦想缘于2017年8月受丽水市教育局委派,赴新和县给当地新任书记、校长的一次培训会。“他们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深深感染了我,援疆初心是想帮助新创办的新和县丽水小学及新和县在学校发展规划、文化品牌、教师培养方面尽一点自己的力量,为丽水小学成为阿克苏地区一流的未来学校起好步、奠好基。”

一开始,报名援疆的时候,施锦枫的家人并不支持。“当时我女儿正面临中考,二宝即将出生,父母又年迈体衰,家里但凡有点事该咋办?”施锦枫说:“是妻子的深明大义,鼓励与支持,最终让我如愿以偿。”2020年4月26日,他挥别刚做完月子的妻儿踏上援疆征程。

在进疆后的隔离期间,施锦枫主持了“幸福时光计划”,并开展学习、交流、康健、融入四个板块活动,援疆教师自主报名,积极参与。太极拳、健身操、青田篆刻、窗花剪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让援疆教师团队在充满爱的宿舍里,顺利地度过14天的隔离期。

在与受援单位主要领导的沟通了解中,得知学校拓展性课程特色不明显,教学设备短缺的情况后,施锦枫马不停蹄地组织援疆教师进行讨论。几轮讨论下来,大家一致认为:首先为学校建立一个“战鼓社团”。之后,援疆教师周红捐赠了价值两万多元的教学器材,缙云实验中学和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为新和丽水小学慷慨解囊,捐赠图书、书包等学习用品。

返回丽水休假时,施锦枫也没闲着,他除了带头捐款,还积极奔走呼吁,很快筹得善款3.5万元和3000支钢笔等物资,用于建立公共阅读区和奖励学生,组织爱心人士开展贫困生结对活动,每人2000元用于每天一杯牛奶,每月一本书,添置一张书桌和一盏台灯,改善了新和丽水小学的办学条件。

为了让青年教师树立信心,在教研中尽快成长,施锦枫在短时间内完成两个课题的设计并亲自领衔,同时组织援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培训,要求学校教师人人开展小课题研究,由此打破了年轻教师不敢做课题的心理魔咒。他主持修订了《新和县丽水小学青年教师五年成长计划》《新和县丽水小学星级教师评比制度》,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内在自主动机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丽水援疆指挥部和后方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施锦枫大力推动“互联网+同步课堂”项目,争取经费装备录播教室,最初以每周4节课的频率与浙江丽水实验学校开展同步研讨。为顺利开展同步课堂教学,解决两地时差、教材差异、学生差异、教师执教、设备同步等问题,施锦枫经常不回宿舍午休,草草地吃了中饭,在录播教室忙着协调后方领导和技术人员,甚至忙到半夜,还在教学楼组织技术人员和教师进行研讨,改进教学流程、两地教师备课、板书同步等问题。密集的教研保证了同步课堂研究的样本意义,初步实现了教学经验从丽水输出、差异文化两地共享的目标。

施锦枫主持的课题《丽疆“互联网+同步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获浙江省教科院立项,课题实施的两校同步课堂的“三三二”教学模式的研究,实现了信号传输“零延时”,实施以“七同步” 、“两互动”、“四融合”为核心,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教育援疆的帮扶机制,促进丽水优质教育资源在新和的共建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利用同步课堂,进行红柳·绿谷工作室活动机制的创新,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着重开展同步教研,架设浙江优质师资,实时分享给新和的‘高速公路’。”施锦枫说,以丽水实验学校和新和丽水小学、丽水实验学校初中部和新和二中、丽水中学和新和实验高中为主阵地并辐射到全县,让新和全县教师同步参与教研,受益人数达12000多人,提高了试点学校及新和县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