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资讯网欢迎你! 收藏本站 | 设为主页 | RSS订阅

地方 北京 四川 山东 河北 陕西 广东 重庆 黑龙江 福建 江苏 山西 贵州 广西 吉林 湖北

浙东药谷:一谷悠然 药香满径

2025-9-2 15:57:35
来源:中国新农村资讯网
记者 金晓 特约通讯员 王信国

大堰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西南部,背倚天台山余脉,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5℃,年降雨量1580~1600mm,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县溪,自群山间蜿蜒而下、穿镇而过,流入横山水库。除县溪及其支流柏溪、万竹溪两岸有小面积平原外,其余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冈,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7%。

近年来,大堰镇锚定“生态转身、科技赋能、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依托生态资源禀赋,结合宁波首个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建设,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深化“百草云臻”党建联建平台,撬动以灵芝为代表的中药材产业新引擎。形成大堰灵芝、万竹“浙八味”、张家香橼、箭岭黄精、东拓山覆盆子等产业矩阵,推动生态赋能乡村振兴,“浙东药谷”呼之欲出。

大堰灵芝激活共富新引擎

走进南溪口灵芝基地,映入眼帘的是那满眼的绿意,片片梯田顺着山势,层层叠叠,从山顶延伸至山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材香气。整个基地实施数字化、智能化种植管理,设置农业自动化气象站,实时掌握灵芝生长、田间管理、肥料用量等详细信息。掀开无纺布一角,一枚枚灵芝个头饱满,有的状似小伞,有的形似手掌,“伞面”上均匀地覆盖着厚厚的红褐色粉末。历经几年发展,小小的灵芝正成为山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灵芝基地鸟瞰

大堰,奉化唯一的全山区乡镇,宁波重要的水源保护区。2022年,在宁波烟草局牵线搭桥下,牵手胡庆余堂启动宁波首个中药材产业山区共富项目灵芝种植基地。因地制宜开展灵芝试点种植,创新“资金入股+统一运营+集体分红”集体经济公司化协作模式,统一产业标准,打造“浙东药谷”标准化镇级灵芝示范基地。项目分两期推进,建设总面积约30亩:一期13亩,累计投入400万余元,2023年收获灵芝孢子粉8700斤、灵芝子实体7000斤。截至目前,销售收入破百万元。此外,通过镇级基地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大堰村、湖边桥村、董家村等周边村庄、农户种植灵芝22亩,有效拓宽了山区农民致富新路。二期,投资400万元扩建标准化基地、新建中草药文化馆及打造“大堰灵芝”品牌。

“借着灵芝的东风,大堰优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携手杭州胡庆余堂集团及科研院所、高校,加快打造灵芝全产业链。以灵芝为媒,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民宿经济,让更多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大堰镇党委书记周唯表示。近三年来,灵芝基地带动村集体增收超过100万元,为100余名低收入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黄精林下仿野生种植

灵芝生长对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适宜的温湿度、优质的水源、清洁的空气和富含营养的基质。大堰,好山好水出好芝:空气湿度大,适合子实体生长;昼夜温差大,更适合吐粉;无工业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极低;山泉水灌溉,实木棒做菌棒,造就了大堰灵芝无与伦比的品质。孢子粉中含有丰富的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破壁率达99%,国食健字号“小蓝帽”认证,更是产品质量强有力的保障。大堰灵芝种植过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纯天然无污染,目前总面积38亩,亩均收益达10万元。

山藏千秋不语,水润万物无声,灵芝“小产业”带动高山中草药“大发展”。编制《大堰镇中药材产业山区共富灵芝种植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5)》,出台《大堰镇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堰镇灵芝种植专项补助条例》等奖补政策……大堰灵芝产业在高山中草药领域的优势地位初显。

浙东药谷织就全域共富网

2021年,《浙江省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这是浙江省首次也是全国率先在系统编制涵盖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其中,空间布局“一轴引领、四带联动、六谷聚集、全域支撑”中,依托道地药材优势产业,打造浙中、浙西、浙北、浙西南、浙东南、浙东六大中药谷,推动区域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大堰依托山区库区的特色优势,定标打造“浙东药谷”和“宁波首个高山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坚持“由点及面”,借势借力培育具有大堰特色的高山中草药场景,深挖中药材优势和品种潜力,走深走实“浙东药谷”定位,扩大中药品类矩阵目录,形成“一村示范、三片联动、全域支撑”的总体格局,多维度做大做强“高山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建设。

大堰灵芝为“浙东药谷”的医药产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聚集和引领作用。在持续深化大堰灵芝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大堰镇根据各村不同的地理环境、土地性质、耕地面积等条件,加大打造高山中草药产业矩阵。一是万竹浙八味。总投资50万元在万竹村打造约50亩的中草药基地,其中杭白芍20亩、浙贝母10亩、元胡10亩、浙白术10亩。二是张家香橼。总投资约47万元在张家村打造80亩香橼种植基地,预计亩收益达8000元以上。香橼种植第四年开始采收,后十余年每年产量稳定。目前张家香橼和医药公司签订协议,未来主要出口韩国等地。三是箭岭黄精。总投资约520万元在箭岭村打造400亩黄精种植基地,项目由强村公司牵头,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种植、销售,形成“企业+强村公司+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预计4年后亩产2000斤以上,亩均产值2.2万元以上。四是东拓山覆盆子。总投资约20万元在东拓山村打造100亩覆盆子种植基地,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组织农业开展标准化种植,企业进行兜底收购,亩均收益达7000元以上。此外,在南溪、山门、竹林、李家等地试种白芨、仓术等中草药,进一步扩大中草药的产业阵营,“一村一品”百花齐放。2025年,大堰中草药总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种植种类达20余种,“浙东药谷”底子日渐浓厚。

“发展中草药产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山区农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大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余兴龙介绍,“更重要的是,高山中草药种植不会破坏大堰的生态环境,还可保护一方水土,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相宜相长的新路子。”

未来,大堰镇将继续扛起“浙东药谷”大旗,织密全域共富网,擎画山区中草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美好蓝图。